中国曝光淀粉肠用肉和骨泥制成 不建议人食用

深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淀粉肠,被曝光主要原料有鸡肉和鸡骨泥。而单独售卖骨泥的商家表示,骨泥不建议人食用。
根据《央广网》报道,当地销量较高的五种品牌淀粉肠的配料差别不大,基本上都是由肉、水、淀粉、白砂糖、味精、香辛料等调味料以及添加剂组成。
按照中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,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。虽然名叫“淀粉肠”,但排在配料表第一位的是肉。
河南一家淀粉肠生产厂家工作人员受访时表示:“有肉,肉很少。都是用的鸡肉和鸡骨泥,用鸭肉更便宜,大部分都是淀粉。”
工作人员补充说,淀粉肠的出厂价为每箱80人民币(约合14.86新元),每箱120根共12公斤,拿货数量多的话有赠送,折算下来基本每根0.5至0.6人民币(约合0.09至0.11新元)。
中国电商平台显示,出售鸡骨泥的商家大多都经营宠物食品。商家表示:“骨泥不建议人吃,烧烤也不行。”
而从价格来看,鸡骨泥的售价远远低于鸡肉,基本在每公斤6至10人民币(约合1.11至1.86新元)。
专家:营养物质无法被人体吸收
一些低价饺子和低价肉丸曾被曝光使用鸡脖泥、鸡架泥等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表示,使用鸡脖泥、鸡架泥代替原有肉类使用的行为,本质是掺假和以次充好,其中的营养物质也无法被人体吸收。
行业人士指出,虽然跟火腿肠长得很像,但淀粉肠并没有遵循火腿肠国标来生产,产品理化指标上跟火腿肠也有一定的差距,因此不能算作是火腿肠产品。
尽管已经在市场上存在十多年了,但淀粉肠的标准并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明显提高,反而出现了一些宽松的迹象。
不愿具名的专家说:“虽然产品是消费者自由选择的,但从合理膳食的角度考虑,消费者要减少加工食品摄入,多选择新鲜食物。”
专家建议,选择肉类制品时应查看营养标签,尽量选择脂肪少、钠含量较低的产品。